返回第四十四章 惊天阴谋(1 / 2)吾汉道昌首页

所以,杨汉猜测本县农户所产的蚕丝数量看似没有减产,但实际上被收购时数目肯定变少了,要做到这些也简单,在秤上做些手脚就成。农户要是怀疑,可是那么多收购商的秤都一样,不可能都出错了吧?他们哪里想的到那么多生丝收购商表面上是竞争关系,实则在那只黑手的操纵下,暗中早已相互勾结在一起,共同欺骗他们那些农户呢!

这种欺上瞒下,瞒住上面容易,但那么多农户都被蒙在鼓里是不可能的。肯定有农户发现收购他们的蚕丝是有问题的,为何却不为人知呢?原因也简单,不是被收买了,就是被打击的不敢说话。摆平了这一小撮不稳定份子,下面的农户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愚夫愚妇。

加上蚕丝收购价格的提高,也极其有迷惑性,迷惑了众多农户。但实际上农户的收入看似提高了,但数量被克扣,被吞掉一部分,总收入并不见得提高,这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布帛等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没有提高的原因?要知道古往今来,商人的嗅觉都是最灵敏的,农民一旦消费能力提高,那么物品的价格也必定随之提高。这种通货膨胀国家可以主导,但市场规律也会自行调节。

那么,那些少掉的蚕丝哪里去了呢?答案就是被暗中的黑手吞了,加上操纵提高收购价格,又从蚕丝收购商行或者货栈那里吃了一层利润。这就是欺上瞒下,两头得利。

按说蚕丝收购商行或者货栈因为竞争价格提高了,收购的蚕丝数量又少了,上游的织户收购他们蚕丝的价格也该随着提高吧?可是并不是如此。这时黑手又出现了,所以市面上成品丝绸的数量并不缺少,价格也稳定,供大于求,这就抑制了织户织行收购蚕丝的欲望,也就不可能提高收购卢氏货栈等同行的蚕丝价格。

那么问题来了,此县凭空少的那些蚕丝,与稳定市场价格的多出来的那些丝绸布匹是哪里来的呢?

答案只有一个,多的蚕丝去了外地,本县多的那些丝绸布帛也来自外地。这就是厉害之处,多的蚕丝本就是他们贪墨的,不需要成本,而蚕丝织成丝绸,因为不需要成本,价格也必定低于市场上的同类丝绸。只要以稍低些的价格进入本县,冲击本县丝绸布帛市场,自然本地丝绸布帛的价格就升不高,也就压制织户织行收购蚕丝的价格,就这样诡异而畸形的维持着市场的稳定。

而有赚必定有亏,整个行业链条中,大部分利润全都被那只幕后黑手拿去了,受损的就必定是其余环节。可是实际情况也不是如此,身处最下游数量最多的农户因为黑手的存在,本来该有的损失因为提高了收购价格,而转移到收购商也就是卢氏货栈等同行的身上去了,所以农户这个涉及人数最多,牵涉最广也最易曝光的环节被堵上了,那么被发现的可能性也就无限降低。上游的织户织行当然也受到了损失,但损失的是市场不振,消费欲望不强,这些损失有限,短时间内没人怀疑。而终端也就是那些穿丝绸的人,因为世面上的丝绸没有减少,价格也没有提高,自然也没人怀疑。

那么受损最严重的环节是哪里呢?就是蚕丝收购商行货栈们,都由他们承担了。因为受损的只有这一个链条,再加上收购商户们大多资金雄厚,而且多有库存,所以短时间内亏损的起。这就是杀猪要逮肥的杀。他们最多有所怀疑,但根本找不到原因,再加上黑手勾结他们内部,挑拨他们外部,堵住了他们的耳朵,所以他们很多都以为亏损的只是自己一家,又不敢让别人知道,更别说传的沸沸扬扬了。肉烂在了锅里,锅盖没有掀开谁知道?所以不说他们这些生丝收购商这个环节的所有参与者,就是别的链条,与整个外界根本都一无所知,所以也就没有引起外人怀疑。而黑手们大赚特赚。

这样做有弊端吗?当然有,人为的强制干预市场的运行,畸形的必定长久不了,一旦爆发,必定哀鸿遍野。但想必对黑手们应该够了,赚够了,而且说不定还能再赚一波,低价收购亏损的织户,蚕丝收购商行,货栈,甚至绸缎铺。

而方法么,更多了,超低价大批量倾销丝绸布帛,造成大量破产,低价抄底。再或者干脆抽手,不再暗中输入丝绸布帛,供不应求之下丝绸价格必定升高,这时再赚一波。甚至不需要动手,等它自己爆发,然后抽身走人。别人甚至发现不了蛛丝马迹。

但背后黑手没有选择急功见利的方法,而是颇有耐心的布局,所以过去了三年,还是没有被人发现。杨汉推测,如果没有他,黑手还能再赚两年的黑钱,两年后生丝收购商行货栈就要大量破产了,收购商们实力大损,造成生丝收购乏力,农户手中的生丝大降价,很多农民就要破产,而一环扣一环,明明生丝大降价丝绸布匹却会价格急速升高,市场紊乱,危害之广之重必定惊动官府。而黑手届时会如何做,杨汉就不知道了,或许会无声无息的抽手,让那些他们曾经收买的人沦为替罪羊;或者趁机进场抄底,将整个行业重新洗牌,形成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