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冷笑数声,拂袖破门而出,眼前的影子便在风雪中淡了。念阮缓缓放下铜爵,素晚的反应有些奇怪,可是如今她已不想再去探究。
鸩酒入肠,她脏腑间似燃了一把火,渐渐地,又似被一只手攥住了心脏,痛不欲生。
她意识已有些模糊不清,眼前阵阵眩晕,铜爵也滚落至地,琅然有声。却有无数画面流水一般从她眼前淌过去——
是雷雨夜里,他将她抱在怀中,软言安慰“念念别怕,朕在这里”。
是长生殿中,他执着她手郑重在佛前起誓,“佛祖在上,我嬴昭此生只爱萧四娘子一人,终此一生,永不相负。”
但这些画面,最终无不变成父母双双自尽、姑母放火烧宫、哥哥战死、继兄远走,而那个曾说会护她信她的男人将她锁入崇光寺里,厌恶地背对着她,自始至终也没回头看她一眼。
他说:“萧念阮,朕与你,此生不必再见了。”
可她难道就想再见他么?
念阮自嘲地笑了。
她不甘心地看向门外的方向,视野里白光炫然,当是大雪。于是忆起那年相见,也是这样一个晴雪娟然的良日。
她一生所有的不幸,都于那个除夕始。
“若这……若这一生可以重来……”
她虚弱张唇,吐出几个模糊不清的字眼,泪落如散珠。恍惚间,似是看见一道身影匆匆逆光而来,焦急唤她“殿下”,到底未曾听清,永久地陷入了沉睡。
……
念阮重新醒来,是在建元十四年的岁暮。
仍是洛阳雪日,檐下铃铎玎玲轻响,像极了崇宁寺里青灯古佛的日子。她躺在沁着沉水香气的锦褥里,柳眉不安地蹙着,不愿醒来。
耳侧有人柔声轻叹:“高烧既已褪去,缘何念念还未醒。早知今日,我便该亲自去接才是。”
母亲?
念阮秀眉微动,迷迷糊间,又听见婢子折枝赔笑的声:“公主言重,是我们姑娘自己贪玩,何关陈王殿下的事……”
她终于觉出一丝不对来,折枝,不是早在建元十七年便出宫嫁人了吗?而母亲……母亲也死了啊!死在建元十六年的那场大乱里,与父亲双双自尽……
忽而想到一种可能,她睁开眼,映入眼帘的赫然是死去多年的继母兰陵公主。念阮骤地扑进兰陵怀中,眼泪夺眶而出:“母亲!”
兰陵轻柔抚着她的背心:“念念,怎么了?可是你衡哥哥欺负了你?母亲已罚他抄书了,等你好些了,母亲再叫他进来给你赔不是。”
兰陵公主口中的“衡哥哥”乃是念阮的继兄苏衡,当年念阮生母阮氏在生她时难产去世,太后为兄长续娶了寡居的兰陵大长公主。这苏衡便是兰陵带过来的儿子,袭父爵封陈王,兄妹一向亲厚。
念阮的父亲萧旷不喜官场浮华,在首阳山建观修行。念阮常随父亲居住在首阳山的道观里,今日,恰是继兄将她从首阳山接回的第二日,因归途中开了车窗,感染风寒。
她吸了吸鼻子,点漆双眸萦起盈盈水雾:“不关衡哥哥事,母亲,阿父回来了吗?念念好想他……”
女孩子巴掌大的一张小脸上双眸晶泪莹莹,经雨海棠一般的娇柔堪怜。兰陵公主霎时心疼不已,慈爱说道:“道长云游未归,叫人传了话回来说要过了元夕才回来。你可好些了?晚上的除夕宫宴,要不就推了吧。”
一句“除夕夜宴”正提醒了念阮今夕是何年,她眼中猝然聚起泪水,波光盈盈,把头埋得更低了:“母亲,我不要去……”
她不想见到那人,这辈子都不要再见到他。
兰陵与折枝诧异对视一眼——这是怎么了?却没多问,端过药亲自喂她饮了,柔声劝慰:“不去便不去吧。你身子弱,又受了风寒,好生在家歇息就是。太后那边,自有母亲替你解释。”
服过汤药,兰陵又坐着陪了她一晌方才离去。念阮昏昏沉沉地躺在罗帷之中,那些蛛丝片絮般的过往仍在脑海中盘旋不去。
是梦么?
分明又知道不是。
她清楚地记得,这一年,是建元十四年,太后以除夕宫宴为名诏她入宫,席间她被皇帝看中,由太后赐婚,十里红妆,风光大嫁。
本朝祖制,册立皇后者须经金人占卜之礼制,不成则不立。大靖立国百年,她是唯一一个未经此礼便被册立的皇后,人人皆言天子爱重,却是那样凄惨的结局。
上天垂怜,竟让她回到了十五岁入宫的前夕,这一次,她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