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1 / 2)失忆后,夫君变成粘人精了首页

许映颜晚上正解衣休息时,房门突然被推开。

她惊了一下,忙合上里衣。

“这么晚了,世子有何事?”

赵羽舒朝着床边卧榻而去,自顾自地躺下:“若是新婚夫妻分房而睡,传出去的话,免不了闹得满城风雨。”

许映颜:“……所以世子要睡在此?”

赵羽舒点头:“放心,我下月便走,在京中只待一月。”

许映颜:“……”

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第二日,许映颜起得早了,正欲换身衣裳,突然想起房中还有一男子。

手中动作停下,视线移到了卧榻上的人身上。

看到时,却忍不住笑了。

卧榻上已无赵羽舒身影,往下一看,他正安安静静地躺在地上。

睡姿很好,正面平躺着,两手也很好地放在胸前。

就是不知道凉不凉。

她放下帐子,十分快速地换了衣服,生怕赵羽舒中途醒过来。

赵羽舒清醒过来时,发现天已大亮。

他从榻上滚到了地上,地上铺着织锦地毯,不算太硬,他也就那么睡了一晚上,没有察觉。

昨夜因碍于许映颜在场,他身上还是昨日的衣服,在地上睡了一晚,早已皱成一团,不成样子。

赵羽舒撑着头,下意识地往床边望了一眼,床上早已没有人了。

“来人!”

门外赵奇早已候着了,听到赵羽舒的声音,立刻到了门前:“世子,需要什么?”

“我要沐浴。”

“是。”

赵奇立刻唤了几个丫头,吩咐她们准备。

赵羽舒起身推开门,一眼就看见了在门外站着的赵奇。

“什么时辰了?”

“回世子,已经午时了。”

赵羽舒有些意外,他在军营时,习惯了早起,睡到今日这个时辰几乎是不存在的。

“你何时来的?”

“辰时。”

“你看到她出去了?”

“世子问的是谁?”

赵羽舒看他一眼,没说话。

赵奇立刻反应过来:“夫人今日早早地就出门去了。”

“她说什么了吗?”

赵奇摇头:“没有。”

赵羽舒心道,许映颜果然是说到做到,真把他当成透明人了。

赵羽舒沐浴之后回到房内,身旁的仆人立刻上前伺候他换上衣裳。

“我听说城中新开了家书肆,里面尽是各种奇闻怪志,今日去看看。”

赵奇:“是,那我现在去吩咐备车。”

“不必了,路程不远,步行前去。”

新开的书肆在城北,虽说不远,但赵羽舒也未曾去过,一路上一边打听一边前行,花了半个时辰才到达目的地。

还未进门,赵羽舒已看到门口大大的招牌,上书“七志斋”三个大字。

他顿时兴味更浓,一抬袍子,大步跨了进去。

店内人数不多,掌柜的专门设了茶座,以供爱书之人品茗阅读。

内里安安静静,除了翻阅书籍之声,再无别的声音。

赵羽舒看一眼赵奇身上配的剑,道:“你去那茶座等我,不必跟我进去。”

“是。”

赵奇低头看一眼自己身上的佩剑,有些委屈,他这是被嫌弃了?

这间书肆果然名不虚传,里面各种怪谈个志,分门别类,种类繁多。

有数量极少的前朝股本,还有一些本朝作者所写的幻想读本。

赵羽舒拿起一本摆在最显眼位置的书籍,随意翻阅几章,却是越看越入迷。

一时竟忘了时辰,沉醉其中,作者行文流畅,想象天马行空,描写十分有画面感,待他反应过来,已把一整本文都看完了。

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他还有些意犹未尽。

赵羽舒当即去找了掌柜。

“这本书可还有?”

掌柜一看赵羽舒举着的那本话本,笑道:“公子真是好眼光!这可是我们这里半月来卖得最火的一本,你手中的是最后一本了,下一批得等到五日之后了。”

“有下册吗?”

掌柜摇头:“下册还未出,来问的人太多了,我也心急,可听说这下册作者还未写完,只能耐心等着。”

看赵羽舒对此书十分感兴趣的模样,掌柜的又道:“若是公子有兴趣,可先在此登记,等下册一出,我便帮你预留一本。”

一看赵羽舒的穿着气度,他心中有了度量,必定不是普通人家。

“你可知道作者是何人?”

“不知,我也从未见过,本来这书大火,我还想着能把他请来,搞上一个签字售书,可他好像是用了别号,真名不得而知。”

“那刊印此书的地方呢?”

“这我不太清楚。”

赵羽舒把书翻到最后,看到上面的印记,有了主意。

“我先登记下来,若有了下册,我便派人来取。这最后一本,我就先买下。”

“好嘞。”

赵羽舒拿着书出门,心中十分高兴,面上也是很明显的笑意。

可怜赵奇在书肆外的茶座,茶喝了一壶接一壶,已在怀疑赵羽舒是不是早已走了,忘记还有他这个人了。

这会见到满脸笑意,赶忙迎上去:“世子何事如此高兴?”

“今日寻了本好书,可惜还未出下册,吊人胃口。”

“那现在是回府上?”

“不,先去文渊书坊。”

“是。”

赵奇心里还在嘀咕,看来今日暂时是吃不上饭了。

依赵羽舒的性子,现在正是兴头上,恐怕早已把吃饭一事忘到脑后了。

文渊书坊门口是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看上去生意极好。

赵奇不懂这些,心想什么时候这印书的生意也这么火爆了。

他问道:“世子,现在书这么好卖了吗?”

这人头看上去比饭馆也少不了多少。

“如今官府刻书绝大部分是儒家经典或佛道经典,大多数百姓都不爱此种,她们更偏向各类的通俗读物以此为娱乐,这是官府刻书办不到的,因此也兴起了书坊刻书。这类书坊刊印的书籍种类多,数量大,效率也是极高,能满足普通百姓的各种需求,所以生意是很好的。”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