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1 / 2)八零年代金满仓首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在农村, 老人的供养问题是最难解决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 多子多福”的观念, 可是在一些家庭里,这句话根本派不上用场。一家人好几个儿子,可大家都不愿意供养老人,当老人老病的时候, 几家人就互相推诿赡养的责任, 就像踢皮球一样, 我家送到你家, 你家又送到他家。

只不过杨林江觉得, 杨国平和王月芽应该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毕竟杨国平是拿工资的, 三个儿媳看在这点工资的份上,也会开开心心的接纳他们到自家生活吧。

杨林江的想法是正确的, 手里有钱的老人, 受欢迎的程度当然比那些没钱的要高。在杨宁馨说了要杨树生廖小梅把杨国平王月芽两位老人接到城里去住以后,熊芬就扯着嗓子喊上了:“凭啥只到大哥家去住着哇?我们就不要给爹娘养老了哇?”

这小六可真是精明!比她爹她娘可会打算盘!

公公每个月有二十多块钱工资哩!而且这工资好像隔几年就能涨那么一两块钱, 这可是一个活的聚宝盆哇!婆婆身体好得很, 种田浇菜水样样都能来。以后狗蛋娶了媳妇生了娃儿, 婆婆可以在家里头带人——毕竟自家几个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得留人看娃不是?

熊芬愤愤的看着杨宁馨, 又看了看狗蛋,自家这个儿子可是长孙哩, 他闷到那里, 一句话也不说!

“我觉得不能让大哥大嫂一个人辛苦, ”杨土生也说话了:“我们也该对爹娘尽孝心嘛。”

“可不是吗?”刘玲玲赶紧附和杨土生:“大哥要上班,大嫂每天要出摊,爹和娘到城里不一定住得惯,还不如到家里住着,想出去遛弯,和邻居说话,都方便。”

“哎呀呀,爹娘当然先得要到我家住着嘛,要尽孝得我们先来。”熊芬一只手撑在桌上,一边冲着王月芽笑:“爹,娘,你们搬来和我们一起住,让我和水生先尽十年孝道再搬去大哥家或者是老三家吧。”

杨水生有些惊奇,没想到媳妇忽然就开窍了,这样孝心满满。一瞬间,他对熊芬的愤怒不翼而飞,心里头敞亮敞亮的。

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媳妇熊芬已经是把算盘打得滴溜响——杨国平的工资是一笔大收入,王月芽还能帮着做十年事情,等着过了十年,身体不行了,就送到杨树生杨土生那边去,自己可以捞着手看戏。

“不不不,怎么能二哥家独自承担这供养的责任呢?”杨土生赶紧反驳:“尽孝道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嘛。”

看到杨土生要和自己抢,熊芬有些着急,声音快要把房屋顶给抬走:“尽孝也该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吧?咋就先让你们行孝呢?”

老三不是明摆着要趁早榨干婆婆的力气吗?这怎么行!

顷刻间,屋子里乱哄哄的一片,三兄弟都嚷着要接爹娘到自家住,谁也不让谁。

“咳咳咳,我给你们来做个主吧。”杨林江满脸带笑的开了口:“也不用一定就住到谁家,每家住一年,这样最公平,是不是?”

“公平倒是公平,就怕爹娘难得跑。”杨树生叹了一口气:“爹娘跟我住着吧,爹的工资他自己拿着,我们一分钱都不要。”

熊芬鼓着一双金鱼眼连连摇头:“那咋成?可不能让大哥你吃亏!队长说的不错,每家住一年也行!要是生病了,再看……”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杨水生掐住了手。

说什么不好,咋诅咒爹娘生病呢?

熊芬扭头看了看自家男人,瞪了他一眼。

这个蠢家伙,都不知道他大哥心里打什么算盘!他口里说不拿公公的退休工资,可是谁会相信哪?公公婆婆是个忠厚人,住在他家少不得要贴补。杨树生口里说不要钱,鬼知道公公婆婆用到小六身上的钱会有多少!

“哎哎哎,树生哇,养老的事情你也别一个人扛着,有三兄弟,每人一年才是正理儿。”杨林江赶紧打圆场:“不如这样,你们三兄弟每人养一年,你爹的工资不交出来,他得存着放在手里,到时候你爹和你娘万一有个什么三病两痛的,你们也不用花多少钱,他们自己有钱看病吃药。我这法子,你们三兄弟觉得咋样?”

三兄弟都点了点头:“嗯,这样不错。”

“你们三个呢?”看着儿子都点了头,杨林江看了看杨国平三个媳妇:“你们还有什么想法不?”

廖小梅和刘玲玲都摇了摇头:“没,这样挺好。”

熊芬骨笃了一张嘴,还想说点啥,可却被杨水生掐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再看看其余几个都说同意,就她一个人起跳,估计也不能把这局给扳回来。无奈之下她只能点头:“好吧,就这样办呗。”

“小六,你再写一份供养协议。”

杨林江的话才落音,这边杨国平开了口:“我们商量过了,不用你们供养,我们自己住,身子骨还好好的,说什么供养的事!等着年纪大了,老得走不动了再说!”

杨国平和王月芽刚刚看着几个儿子儿媳谈供养的事情,两人都有些不舒服,瞧着他们似乎就在算计自己手里的钱,要是没钱,只怕不会有人理睬他们。

当然,老大是个孝顺的,摆明了说不要自己的工资,可老二老三谁都没表态哇!

要是三个都表了态,那他们住到谁家还不都是一样?

“唉,爹娘真是为咱们想啊!”熊芬叹了一口气:“知道咱们要出去做事攒钱,都不来打扰我们!”

既然公公婆婆不愿意把退休工资拿出来,每年在自家白吃白喝,这样亏本的买卖谁做哇!狗蛋找媳妇还是八字没一撇的事情,婆婆每天照顾公公也得分去一部分精力,给家里干活的时间就少了——自己可不能白养着他们!

杨国平和王月芽的脸黑黑,两人都不想说多话。

熊芬的意思很明显了,可老二却一句话不说,这啥意思?

“好好好,老杨兄弟,那就按着你们的意思来办,现在先分家,暂时不签这供养协议,等到时候再说了。”

就这样,杨家终于分家了。

杨水生和杨土生连夜就开始和泥,第二天到外头去找砖厂买些青砖准备砌厨房,而杨树生家则没有动静,毕竟他们回家次数少,用不着另外弄一间厨房,再说家里房间还有多,到时候改一间屋子坐厨房也就是了。

“先改着,等小六招了女婿,咱们把屋子推了重新再起房子,起红砖房子!”

廖小梅想得很远,脸上露出了笑容:“城里现在开始兴红砖盖房了,咱们到时候也给小六去盖几间红砖房子,墙刷得雪白,放着光亮!”

杨宁馨呆到一边,尴尬得不行。

她今年冬天才满十三哩,怎么就开始划算那么长远的事情了?

“树生啊,你们怎么还没动静哇?”

一家人正在说话,王月芽走了进来:“你们不砌厨房了?”

“娘,砌啥厨房哩?”杨树生赶紧拉着她坐下:“我说啊,您就和爹一块去城里住吧。”

“唉……”王月芽摇了摇头:“哪能走得动哩,家里这些田这些菜地,我和你爹也不能放下哇。”

“奶奶,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习惯罢了,要是在城里住久了,就不会想着家里的地了。”杨宁馨跑到王月芽身边,伸手挽住了她的胳膊:“奶奶你就不想每天见到小六啊?”

“想,咋不想哩?”王月芽的眼睛眯缝了起来:“我的小六最乖了,爷爷奶奶最舍不得的就是小六啦!”

“爷爷奶奶想小六,那就和我们一块儿去住哇!”杨宁馨拉着王月芽的手撒娇:“爸爸那个单位好像正在建给职工们住的楼房,一人一套,花钱买或者是花钱租都可以,爷爷是木材公司的退休职工,当然也可以去买一套,咱们买相同的楼层,中间打通做一套大房子,住得舒舒服服,那多美!”

这个学期,因为狗蛋要进城帮廖小梅做早点,木材公司那间大通房隔出来的两间房分了一间给狗蛋,杨宁馨只能去学校住校了。可每次放假,狗蛋就没地方去,杨宁馨也不想住在狗蛋住过的房间,只能廖小梅和杨宁馨住,杨树生和狗蛋去住。

后来听着杨树生说,公司里正在修建职工宿舍,可能会是买,也可能会是租,他寻思着要多租一套房,让杨水生和杨土生也有个睡觉的地方,不用花钱去住招待所。

可杨树生又拿不准公司会不会让他租两套房,有些犹豫。

杨宁馨的话让他眼睛一亮,对哇,他咋就没想到爹也是木材公司退休的呢?上次公司中层领导开会商量这事的时候,可没说退休职工不许买啊!

“那是,咱们租两套房!”杨树生脸色一亮,困扰他好些天的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

“爸爸,错了,干嘛租房?咱们得买房!”杨宁馨心中叹气,怎么杨树生只想着租房呢?买房多合算,过了二三十年拆迁,这可是一大笔收入啊!

“买房?”杨树生愣了愣:“租房不是更合算吗?”

第一百九十二章

租房比买房合算?

杨宁馨没明白杨树生的逻辑,亏得她这个便宜爹还当了好些年的总务主任哩,竟然这一点都没掰扯得清楚。

租房无论如何不会比买房合算啊!每年都要付租金,房子还不是自己的,怎么会合算?

“小六,你不懂这个道理。”

看到女儿睁大眼睛,以一副不赞成的模样看着自己,杨树生赶紧解释:“公司为了照顾职工,租房只用五块钱一年,可是买房却要四百块一套,咱们能在那里住八十年吗?肯定是租房合算!”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手头现在只攒了两百多块钱,原来是打算买自行车的,现在就算全拿出来买房,那也不够啊。

最近几年,各单位都兴起了一股建房风。

也许这是跟X县的一家大国企有关系。

这家大国企名叫国有有色金属公司一零一工厂,虽然建在X县,可却不属于X县管,直接是中央直属,部级单位,刚刚设厂的时候,不少南下干部分了过来,他们在X县都没自己的屋子,后来企业的领导们开了个会,一致拍板厂里和职工一起投资起集资房。

集资房是给本单位职工的福利,职工们可以通过全部出资获得房屋的产权,也可以不用出资,以及其优惠的条件租用单位房屋,而且给了承租者极大的优惠,只有在原租户不愿意续租的时候,单位才有权收回房屋租给别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一直住在这里,住到你死为止,只要你想租,按时交了那极为优惠的租金。

一零一的集资房一栋接一栋的建了起来,一律都是红砖小洋楼,五层高,带小阳台,远远看过去,整齐划一,阳台上种满花草,每一幢楼看上去都是那么精致。

而且,不仅是集资房排列规划整齐,楼与楼之间还栽种着各种花草,有专门划出来给老人小孩休息的场地,走到绿草地里,看着周围小孩子们的欢笑,抬头可以看到他们的爷爷奶奶在阳台上慈祥的呼唤着自己的孙子,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一零一厂的人看X县人,总是趾高气扬的,他们说的话都和X县的土话不同,那是一口混杂了北方口音的X县话,说出来有种特别的韵味。

X县的大姑娘们,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特别喜欢嫁厂矿里的工人,要是谁能嫁进厂去,一家人欢天喜地,旁边的邻居羡慕得眼睛发红。

工资高,福利好,是一零一工厂最吸引人的地方。

食堂有好几个,厂房有食堂,生活区也有食堂,早上的包子馒头里足足有二三两一个,端个小脸盆去买包子,几分钱买一大盆,白米稀饭绿豆稀饭里头搁着白糖煮,吃到嘴里甜津津的。夏天厂里供应冰水和各色冰棒,凭着票去买,一个塑料壶装满冰汽水才花五分钱,倒出来跟橙汁一样颜色,只是倒到最后,壶底一片橙黄的色素粘着,很大一片。

一到晚上,X县的大姑娘们就成群结队的去一零一厂:“去厂子玩去!”

只有一零一厂才有俱乐部,里边能跳舞看电影还有棋牌活动室。许多姑娘们去那里的目的不仅仅是玩,最重要的是去找个合心意的老公。哪怕是再没资历的小年轻,每个月都是五十块钱打底的工资,刚结婚单位就会分配集资房,能出钱买就有产权证,出不去钱就可以优惠租房,一家人一辈子住在那高档洋气的楼房里不用担心没地方住。

一零一厂成了X县最令人羡慕的地方,也成了大家竞相效仿的地方。

领导们去一零一厂参观回来以后,恍然大悟,原来一零一厂的人过的才是社会主义生活,而他们还处在原始社会的阶段。

食堂这些没法跟人家比,毕竟要贴钱办,人家是国家直接拨钱,而且拨下来的钱可不是一点点小钱,都是几十万上百万一次,而自己单位要批个十万块钱的条子还得不停往市长办公室跑。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允许私人插手一些垄断行业,国营单位的效益越来越差,这日子就越来越过不下去了。

农民挑着菜进城卖,挤垮了蔬菜公司,这是X县第一家宣布改组的单位,昔日那些神气活现的营业员,分流去了别的单位,可是另外的单位也不见得效益好,都在岌岌可危的状态,单位似乎是一幢危房,随便推一下就会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