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壮丽的三清山藏在云烟雾霭之中,山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绢从云端飞流直下,扑在一汪深潭中,溅起漫天水花。
潭水又分流成数条小河,淌遍村村寨寨,造福于玉京一带的芸芸众生,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福祉。
这一日,飞瀑叼着一只宝光流转的翠绿葫芦、坠向一条名叫“螳螂川”的河流……
螳螂川下游坐落着一座人口不多的小镇,最早是朝廷派兵驻守的一道关卡。
附近百姓认为背靠大树好乘凉,每当农闲时便到此摆摊贩卖,凡粮米油盐、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木鱼书经、孩儿嬉具之类,无不集,后来逐渐发展成集市。
陆续有人定居于此,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座烟火气浓厚的小镇。
今儿个是农历二月二,因镇上多为经商人家,格外重视一项叫“引龙回”的风俗。
早早地各家便以石灰在户外水井或沟渠撒上一圈,然后引向屋内墙根、灶脚等处,弯弯曲曲像龙蜿蜒入室,以祈吉祥如意、招财进宝,图个好彩头。
天刚放亮,居住于清风巷的一位清瘦少年便按照当地习俗,把“龙”从沟渠里引进自家破败的屋舍中。
又举着蜡烛,持着桃枝,对着房梁墙角敲打,驱赶蛇虫。
完后去到隔壁人家屋里,再重复一遍……
少年名叫许渊,是个孤儿,打他记事起爹娘就不在了,由一位喊作“刘老头”的夜香夫帮衬照料带大。
十二岁起便自力更生,挑过夜香、搬过货物,生活慢慢变好。
可两年后刘老头却突兀过世,蹉跎一生,连副棺材钱都没攒下。
少年懂得感恩,把这些年省吃俭用攒的钱拿出给刘老头买了一身干净的寿衣、一副棺材。
还请关家的戏班子在灵堂上唱了两场、老头生前一直想看却没机会看的大戏……
把世上唯一的亲人安葬后,囊中已空空如洗。
但许渊生性乐观,认为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过上好日子,并且规划接下来只需攒够一笔学费,即可远赴玉京城求学修真百艺。
踏踏实实学上一门手艺,到老都不用愁,至少不会落得刘老头这般下场。
如今三年过去,按需定制的贮钱罐塞得满满当当,估摸着足够交起学费,但一路上的吃穿用度还是个问题。
因此少年每天都在努力从事他力所能及的各项工种去挣钱。
比如给隔壁那位好吃懒做,偏偏又嗜酒如命,叫做“宋长生”的同龄人整理床铺、打扫房屋、挑洗澡水。
甚至引龙回与驱蛇虫这种俗事都需要他代办……
只为获取对方支付的、一文工钱。
“喏。”
昨夜的酒似还未醒,趴桌而睡的宋长生缓缓抬起头,头重脚轻,醉眼朦胧。
他弯下拇指盖、将掌心那枚铜钱一挑,抛到了慌忙伸手去接的许渊手里。
旋即拎起桌上那壶、向阳巷孙寡妇精酿的老黄酒“咕噜咕噜”灌了两口,然后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哈哈哈哈……”
对此许渊已经习惯,只是默默地攥着抹布,擦干净桌面上洒出的几滴金液。
从宋长生身上,最能看出人与人之间不同。
他跟许渊一样是遗孤,来历不明,大约十年前有位断臂的老太监带着他来到这座小镇定居。
老太监死后,宋长生便孤苦伶仃一个人,却又生性洒脱,仿佛这世间没任何事物能让他感到烦恼。
成日饮酒作乐,兴起时就会对许渊吹嘘:“我啊,终有一日要去仗剑走天涯,喝遍世间最烈的酒!”
可他平时却是条懒惰虫,不肯屈尊降贵做工,连买剑的钱都无,但腹有诗书气自华,总能凭借文绉绉的赞美言辞讨得酒喝,偶尔还获得赏钱。
赏钱大多拿去沽酒,独留一文钱付给许渊。
生于市井的许渊从不羡慕别人,也不去攀比,他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并细心把每件事做好。
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像他这样脚踏实地的勤干,才是正经途径。
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后,躺在床上,抱着怀中的贮钱罐呆呆的看着天花板,充满期盼的憧憬着未来,每当这时候他就会觉得白天流的汗,是值得的……
离开宋长生家,许渊迈着他那双粗壮的大腿往街上跑去。
今天是庙会,镇上比以往要热闹许多,运气好能碰到“迷路”的大款,只需带个路便能获得赏钱,看吧,他总能抓住商机。
而东边城门此时踏进一支铁骑,持着刀剑横冲闹市,惊得路人纷纷躲闪,叫卖的小贩也一时闭上嘴巴肃然起敬。
这些骑兵乃镇守边疆的将士,若不是他们在负重前行,百姓何以安居乐业?
最终这支铁骑奔到小镇南边的一间学塾门口,猛扯缰绳刹停,马蹄高高扬起,发出“吁~~~~”的叫声。
领头的将士跳下马背,火急火燎去到门前,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关外急报,五猖妖人进犯,恳请陈先生出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回应这名将领的只有学塾内、稍稍停顿又继续响起的朗朗读书声。
即便没有得到那位先生的回应,他也仍长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