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从土瓦本的风土人情来推敲和寻找爱因斯坦伟大的根源,在他们看来,土瓦本人喜爱自由,讨厌所有一成不变的形式,这是爱因斯坦推翻经典物理学文化源泉之一。与土瓦本人对比的其他地区的德国人,如普鲁士人理性严谨,重践诺,好秩序,善统治;巴伐利亚人则朴实无华,好欢腾,偶尔也粗野甚至庸俗。而从语言来说,土瓦本语音律优美,绵言细语,娓娓叙来宛若潺潺叮咚的溪水,而普鲁士人则声若军号,铿锵有力。爱因斯坦本人和平友善、娓娓叙来的语调风格据论证就是土瓦本语的痕迹。
以上土瓦本的风土人情我敢说对爱因斯坦本人直接影响不大,因为他在乌尔姆,甚至在土瓦本地区只待了15个月,1880年6月爱因斯坦的父母就带着才1岁多的爱因斯坦迁居到了慕尼黑,这直接跳出了土瓦本地区的势力范围。
不过,爱因斯坦的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土瓦本犹太人,土瓦本的风土人情对小两口的影响肯定大过对爱因斯坦本人的影响。伟大儿子的父亲叫赫尔曼·爱因斯坦,出生于1847年,地点是土瓦本地区的布豪村。赫尔曼生活的年代作为流浪民族犹太人在当地刚刚享受自由择业的权利。学生时代的赫尔曼显示出对数学强烈的爱好,为此,家里把他送到了75英里以北的斯图加特去读中学,顺利完成中学学业的赫尔曼顺利的失学了,因为不敢说绝对但多数大学当时都不接纳犹太人,于是,赫尔曼不得不回家做起了犹太人的老本行——做生意赚钱。
结束学生时代步入社会不久,赫尔曼就随父母搬到了35英里以外更富裕的小城乌尔姆,伟大的小城有句先知式的格言:“乌尔姆人都是数学家。”不知这句格言是否对爱好数学的赫尔曼产生了吸引力。在乌尔姆,赫尔曼加盟了一位远房亲戚开办的羽毛绒垫公司。自认有数学天才的赫尔曼性情友好温和,聪明过人,但和善到近乎顺从,而且在理财方面也不太擅长,由此,赫尔曼没锤炼成成功的生意人,倒成了一个极易相处的家庭妇男。1876年8月8日29岁那年,赫尔曼娶了比他小11岁但性格强势的保莉妮·科赫为妻。
保莉妮的父亲朱利叶斯·科赫是符腾堡的粮商,拥有大笔家产,也是德国犹太人。伟大儿子的妈妈保莉妮继承了父亲注重实际的特点,不过与父亲不苟言笑的特点相比,保莉妮的气质中添了几分揶揄挖苦的成分,这一点传给了她伟大的儿子。客观的说,赫尔曼和保莉妮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女方性格强势,男方则百依百顺,两人据说“协调得再好不过”,是一对恩爱的模范夫妻。他俩的小家先是在慕斯特广场,后移居到了班霍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