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年,应天府。
暖意稍显,春日新绿,周遭都焕发着新生的气息。
傍晚,一架豪奢的马车驶入达官显贵居住的内城坊市之中,停在一座气派无比的宅邸前。
透过卷起的车帘,看着眼前醒目的“曹国公府”匾额,李瑜之嘴唇忍不住颤抖,晦暗双眸中夹杂着纠结和怨怼的复杂神色,使劲抑制住自己立刻下海跑路的想法。
看到少爷回来,门子脸色谄媚的迎了上来。
管家更是刻意等着似的,看到李瑜之回来的时候就转身扯开双腿朝内院走去。
早年间摆放在前院的刀枪剑戟早就被假山花草之类的替代。
在刻意安排下,现在曹国公府上下都在朝穷奢极欲靠拢。
步入自己的小院,坐在狐裘衬垫的石凳上,看着眼前极品官窑瓷具冒着的茶香热气,李瑜之不由得微微出神。
三天了。
自从莫名其妙的穿越到这个时代,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自己日后的处境。
年仅十六,父亲靖难‘首功’,他又是国公府唯一的嫡子。
整个应天府达官权贵之中,真正比他出身富贵的屈指可数。
再加上前世混迹体制的经验和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眼界,不论怎么看他都能在大明搅动风云,最次也能混个富贵终生。
可唯一的问题是,这具身体的老爹名叫李景隆,后世常调侃他是大明战神一代目。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下令让李景隆接替耿炳文兴兵五十万讨伐,最终一败再败,整个南军精锐被一战倾覆。
最后,朱棣兵临南京城下的时候,这家伙竟然伙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投降,典型的反骨贰臣行为。
上辈子因为兴趣使然,他几乎对这段历史和李景隆的遭遇如数家珍。
是不是朱棣的卧底暂且不论,可他清楚,自从李景隆莫名其妙的成了靖难功臣之后,一把利剑就悄然悬在了曹国公府头上,落下的时候,他也会成为皇权的垫脚石。
“已经永乐二年了,哎……”
李瑜之蹙眉叹气,不论是做个与世无争的潇洒公子哥,亦或以超前的眼光刷新大明的未来,目前的处境都已经走到了死路。
身在皇城的永乐大帝把李景隆摆到靖难首功的位置,不过是为了安定勋贵和建文旧臣的人心。
可又能怎么办呢?
自永乐二年开始,朝堂上就断断续续有朝臣在攻讦李景隆,而且无一例外是当今皇帝靖难之时的心腹,任谁都能看得出危险。
可就算看得出来,现在人心已定,便宜老爹文武百官之首的名号不过是虚的。
朱家诸王反感,勋贵武将厌恶,就连文臣都对他嗤之以鼻,昔日辉煌的曹国公府,彻底到了人嫌狗厌的地步。
想要在万难的处境之中破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在秦淮河荡漾的画舫之中滞留三日,也没有思考出任何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