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倒计时4天、FAST 模型(1 / 2)距离2025年倒计时99天首页

FAST模型即消费者运营健康度指标体系,旨在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关键维度评估品牌在人群资产运营方面的健康状况。

在数量指标层面,FAST模型提供全网消费人群总量和高价值人群-会员总量。

其中,全网消费人群总量(Fertility)通过分析 AIPL人群总数量指数来衡量。

AIPL指消费者历程中从认知(Aware)、兴趣(I)到购买(Purchase)最后到忠诚(Loyalty)的消费者总数量。

品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扩大这一总量,例如某知名护肤品牌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数据,利用社交媒体营销、KOL合作和搜索引擎优化等手段,增加了 AIPL人群的总量。

同时,美团闪购通过确保商品的丰富度和供应链的覆盖范围,借助 FAST模型的 Fertility指标,确保消费者能够在平台上找到他们想要购买的商品,从而扩大全网消费人群总量。

惠氏则通过评估全网消费人群的总量,确定其可运营的消费者总量,并识别增加消费者基数的机会。

高价值人群总量-会员总量(Superiority)对于品牌而言价值巨大。

会员/粉丝人群能够为品牌大促提供惊人的爆发力。

品牌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联合品牌营销,以及借助平台的新零售等场景,如天猫 U先、淘宝彩蛋、智能母婴室等,扩大品牌的会员/粉丝量级,为后续的会员/粉丝运营打下基础。

例如,某品牌在双 11购物节期间,重视会员和粉丝的积累,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和运用新零售场景,扩大了会员/粉丝量级。

某知名护肤品牌推出会员忠诚计划,包括积分奖励、生日礼物和会员专享活动,并通过定期的用户反馈收集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会员需求,设计出更符合会员期待的产品和服务,增加了高价值的会员数量。

在质量指标层面,FAST模型提供人群转化率和会员活跃率。

AIPL人群转化率(Advang)多场景提高消费者活跃度,促进人群链路正向流转。

品牌可以通过多渠道种草人群沉淀后,进一步筛选优质人群,通过钻展渠道进行广告触达;对品牌内沉淀人群细分,进行分层运营和差异化营销,促进整体消费者的流转与转化。

例如,某知名护肤品牌利用数据分析工具深入理解消费者行为,通过优化产品页面设计、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改善客户服务,提升了消费者的转化率。

某品牌在双 11期间,通过优化营销预算和增加营销费用,尤其在认知和兴趣阶段,提高了消费者从认知到兴趣、再到购买的转化率。

高价值人群活跃率-会员活跃率(Thriving)借势大促,提高会员/粉丝活跃度,激发会员/粉丝潜在价值,为品牌 GMV目标完成提供助力。

品牌可以对会员/粉丝按照 RFM指标进行分层运营,优化激活效率,千人千权触达惩戒,公私域结合,赋能会员/粉丝运营。

例如,某知名护肤品牌通过定制化的会员沟通策略和定期的会员活动,如在线研讨会、新产品试用和限时折扣,有效提升了会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

同时,品牌还运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等渠道,增强了与会员的互动和沟通。

某品牌在双 11期间,采取新会员绑卡、新客购买权益、活动邀请和专属优惠券等措施,提升了会员的活跃度。

FAST模型的产生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存量时代来临之际,企业的增长不能再单纯依赖新用户的获取,而需靠消费者精细化运营来实现。

阿里作为消费者精细化运营领域的标杆,深刻认识到这一趋势,提出了 FAST模型。

FAST模型的出现并非偶然。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中,企业往往更注重短期的销售业绩,而忽视了消费者资产的长期运营。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企业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阿里通过对大量品牌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品牌在人群资产运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品牌难以准确衡量自身的消费者资产总量,无法确定增长的方向和潜力。

另一方面,品牌在消费者资产的质量方面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难以实现消费者的精细化运营。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阿里提出了 FAST模型。

该模型从数量和质量两个关键维度评估品牌在人群资产运营方面的健康状况,为品牌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消费者运营指导。

(一)大射电望远镜国际合作促成 FAST模型萌芽

20世纪 90年代初,多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设想,中国积极参与,组建工作组,进行选址等工作。

荷兰、英国与前苏联几位天文学家几乎同时提出建造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LT)的设想,拟在地球上无线电环境被彻底毁坏之前,用 LT回溯宇宙原初。

1993年 5月,理查德·斯特罗姆在BJ拜访中国射电天文奠基人王绶琯时,通报了酝酿中的 LT计划。王绶琯先生明确中国应积极参与,提议由南仁东牵头 LT中国推进。

8月日本京都国际无线电科联第 24届大会上,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德国、法国、印度、荷兰、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天文学家联合倡议:

建造接收面积达一平方公里的大射电望远镜 LT(1999年易名 SKA),组建了工作组 LTWG,吴盛殷作为中方代表参加。

1994年北京天文台组建大射电望远镜项目组(简称 LT课题组),启动选址,争取将 LT建在中国。

在众多选址基础上,考虑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天文厚实等优势,放弃平坦地貌,联合中科院遥感所等推进利用喀斯特洼地、建造阿雷西博型望远镜阵列 KARST。

1995年 7月,LT课题组在BJ密云主办大射电望远镜方案研讨会,10月,在北京天文台联合GZ省科委在贵阳花溪承办 LT工作组第三次国际会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段宝岩等提交阿雷西博改进型馈源无平台支撑概念,被评价为“大胆的创新”。

11月,由 LT课题组发起,GZ省科委、中科院遥感所、西电、北大等 15家单位组建 LT中国推进委员会,时任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任主任。

1996年 8月,在巴尔的摩 IAU S179会议上介绍了利用喀斯特洼地作台址、建造轻型索拖动馈源阿雷西博类型望远镜阵列方案 KARST。

12月在BJ召开 LT中国推进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同时提出可独立于 LT的 KARST先导单元设想。

1997年初,王绶琯写给南仁东和彭勃的信中提到天顶角问题,专题讨论后提出单元口径 520米,照明口径 300米,最大无损天顶角 30°等技术指标。

6月,综合洼地台址、馈源轻型支撑及固定球反射面等,形成了先导单元方案 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1997年夏,王绶琯、叶叔华、陈建生三院士考察贵州候选台址,北京天文台邱育海提出巨型球反射面主动变形设想。

针对变形涉及上千点实时控制问题,王绶琯先生咨询了杨嘉墀院士。

而陈建生对大装置性能唯一性的“考问”,促使 FAST科学凝练更具特色。

效仿国家 863计划启动经验,起草了推荐 FAST项目的院士联名信,承载着王绶琯、陈芳允、杨嘉墀和陈建生四院士对 FAST项目的严谨与担当。

1998年 2月,中科院时任院长路甬祥在四院士推荐信上批示,明确 FAST可作为国家大科学工程候选项目。

3月,集成主动反射面、光机电一体化无平台索驱动馈源、喀斯特洼地台址“三大创新”的 FAST完整概念在国际“现身说法”。

4月 LT中国推进委员会第三届暨 FAST项目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官宣 FAST完整概念,将 LT推进委员会重组为 FAST项目委员会。

不久,FAST被遴选为知识创新工程首批重大项目,有了第一笔大钱 400万元,FAST关键技术由“纸上谈兵”步入试验。

FAST模型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