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上看,《有狐》描述的是一位少女看见一只衣不蔽体的孤独狐狸,狐狸在荒野中踽踽行走,虽然忍饥挨饿、虽然前方茫然,却依然孤傲不群。
其实全诗通过四言三句、一唱三叹的重章结构,铺垫出少女没有说出的内心情感,让我们想到她那双深情的眼睛,感受到她委婉牵挂的情愫。
莺梦嗓音婉转清澈,听在耳里酥软入心,陈家旺情不自禁的的跟着和唱,低吟浅唱声中,不知何时房间里生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
吟罢两人都没说话,目光偶一相触都各自急忙移开视线。莺梦脸上飘起一抹红晕,心头小鹿乱撞,她微垂眼帘,长长的眼睫毛轻轻眨动,眨一下陈家旺的心便猛的跳一下。
陈家旺只觉得口干舌燥,心情从来没有这样紧张过。过了好一阵子,他方才调匀了呼吸,搭话道:“这首《有狐》能得师姐抚琴相伴,真是幸事。当日师姐弹奏的古琴琴音奥妙,犹如仙女在天空乘风来去,虽然不能见到,却可以听到佩玉铿锵的声音。”
莺梦见他把自己比做天上的仙女,心下又羞又喜,瞟了他一眼轻声道:“琴声纵然风雅,也不过是陪衬而已。直指人心的,还是《有狐》与众不同、孤傲不凡的气度。”
她的话既好像说的是词曲,又好像说的是人。
陈家旺仔细揣摩她话里话外的含义,心中惊喜交织,忍不住就要上前畅表衷情,天人争斗了好几回,终究没敢造次。
过了半晌,莺梦轻轻的道:“那一天师弟唱《有狐》的时候,目光深邃忧伤,莫不是有什么心事?那么欢喜的一个节庆,满座人都是华服锦衣,师弟一袭旧袍,让人…心酸。自那一天后,我…我就一直惦记着…。”
这么一个穿衣的细节,莺梦竟然留意到了,陈家旺闻言大为感动,道:“我…没什么心事。能拜入霹雳堂门下,遇到师父、师兄弟和…师姐,我十分欣喜快乐。”他最后才提起莺梦,但莺梦无疑才是心中最重要的人。
“师姐去年相赠的衣服太贵重,故我只在年初一穿上了身。那一天穿的衣服是先父留下来的,我觉得很温暖很好,这些天我一直穿着。”
莺梦注目一看,陈家旺身上穿着的紫色长袍束腰窄袖,虽然不是最新款式,但男子衣服不像女子多变,也不算落伍过时。
当日没有细看,现在再看,这件长袍虽然有些旧了,但用料还颇为考究,在袖口处竟然还用金线绣着一柄宝剑,应该也价值不菲,或许陈家旺父亲生前也曾阔绰过。长袍虽然不是冬衣,陈家旺穿着也略嫌宽大,但既然是他先父留下来的,穿在身上自然另有一份温暖。
想到面前的少年和自己一样,早早的失去了至亲,辛酸之余,莺梦心中满是款款柔情。
两人心中各自温情百转,但又相顾无言,过了半晌,莺梦道:“我该回去了。”
陈家旺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
莺梦缓缓站起身,陈家旺虽然极舍不得,也只得起身相送。走到门口,莺梦忽然回首道:“桌上的那些涂鸦之作太过粗陋,…以后你喜欢什么,我…我便画什么。”说完之后,忽然面红过耳,头也不回冲出门外。
便是再不解风情的人也能觉察出这句话里的情意。陈家旺心里翻江倒海,风激电骇,晕乎乎又飘飘然,恍惚便是天上人间。
直到去邓敬华处学习时,虽然陈家旺已经尽量克制了,但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由内而外透出的喜悦让他整个人神采奕奕,如同笼罩着一层光晕,就像武林好手内功修炼到高深时无形中散发出一股神韵。
邓敬华和陈家旺朝夕相处,自然看得出这些变化,难道这个弟子一夕之间内功修炼便取得了不起的突破?他心下狐疑开口询问,一问之下满不是这么回事。
陈家旺见恩师追问,心知瞒不过去,涨红了脸把情况如实禀报。
他讲的是吞吞吐吐,邓敬华听的是认认真真,有时还插话询问一些细节,弄的陈家旺脸色是红了一遍又一遍。
听完叙述,邓敬华点点头,大感欣慰。他年轻时因情所误抱憾一生,如今听闻两个少年男女两情相悦,不禁感慨万千。一个是自己当年心上人的女儿,一个是自己唯一的爱徒,这两个人相慕相艾,对自己半生孤独是最大的慰藉。
有了师父的支持,陈家旺心定之余,一颗心还是悬在半空,吃不准莺梦为什么喜欢自己。要论文采武功和家境,帮内帮外出众的人可不在少数。
他提出这个疑问,邓敬华想了半天答道:“所谓‘女人心海底针’,师父当年没搞懂,现在就更不懂了。更何况如今的女娃儿,哪个不是心有七窍?这个可真难猜。”见陈家旺一副惴惴的模样,想起自己当年的情景,道:“这样吧,我想法去探探底。”
隔了一天,邓敬华便把消息带了回来。
事情十分顺利。本来阖府上下就没人知道邓敬华和陈家旺的关系,邓敬华以长辈的身份去找莺梦,莺梦也不疑有他。
女孩儿家有些心事不会告诉父母,反而会向亲近的长辈或者女伴倾述,莺梦也是如此。在邓敬华旁敲侧击、迂回曲折的套问下,含羞带怯的吐露了心迹。
邓敬华道:“从小到大,她见惯了阿谀逢迎之人,及笄之后更是如此。这些人或富贵骄人、显摆炫夸,或只知低声下气、谄媚讨好,或自命不凡、卖弄才情,但莺梦一概不为所动。”
说到这,邓敬华对陈家旺道:“莺梦从小没了母亲,十分体谅你失去父亲背井离乡的苦处,她赞你善良本分,又有一颗意坚行苦的上进心,能够对你青眼有加,实在是你的福分啊!”
陈家旺心情激动不已,邓敬华知他是个有情有义、知恩感恩的人,对莺梦的选择也颇为放心。
自此后,邓敬华时不时的来回穿梭,把莺梦好恶感受的变化及时告诉爱徒,偶尔陈家旺有不开窍、做得不熨帖之处,还帮他及时补台。
因此陈家旺虽然年轻不懂情事,但有邓敬华居中通风报信,那自然无往而不利,两个少年男女的感情也越发意合情投。
这种心悦神怡的心境不知不觉融入到了“千峰叠翠”的掌意之中。邓敬华传授的招式,到陈家旺使出来时,每每能够别具一番飘逸灵动的气势,令邓敬华惊喜不已。
不仅如此,在火药的学习上,陈家旺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是理解、记忆、领悟还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都让人印象深刻。
邓敬华目睹这一切大为赞叹。他对自己的天赋十分自负,现在竟然感到和陈家旺相比有所逊色。
陈家旺的这些变化其实并不奇怪。天下至圣至性之物事,莫过于“情”,君不见文弱书生可为“情”仗剑溅血,丈八大汉可为“情”绕指绵柔?情意相悦能激发出一个人最大的潜质。
他本来就专心刻苦,胸中原先压着的那一股郁勃难舒的男儿气遇上了莺梦的脉脉情意,恰如遭逢甘露,由此而驱生出超出寻常的毅力和动力,说是腋插双翅、如虎生翼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