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兴和余贵还有几个侍卫跟在朱雄英的身边朝着城门走去。
一路上,灾民们那无助的眼神和悲切的哭声让朱雄英的心情愈发沉重。
朱雄英走到旁边拦住一个衣衫褴褛的五旬老者。
“敢问老丈,是要去哪?”
老者抬头看了一眼朱雄英,摇了摇头,面无表情道。
“城里待不住了,俺出来找活路啊!”
朱雄英疑惑道。
“咱听说官府不是开仓放粮了吗?老丈怎么如此回答?”
老者打量了一番朱雄英。
“俺看你衣着不凡,口音生疏,不是俺峄县的吧。”
老者又叹了口气。
“唉,城里面先按妇女孩童为先,其次是能出力的汉子!俺年龄太大了轮到俺不知道哪年啊!”
朱雄英听到后顿时一股怒火!
“峄县知县是谁!乱来!”
老者摇了摇头。
“俺上哪知道谁是知县。”
朱雄英拱拱手,不好意思道。
“是咱唐突了,老丈那你们是要去哪?咱来时路上可看到不少人向南边走去?”
老者晃了晃身体,转身走去。
“俺听说铜山县受旱还轻些,俺去那里活命起”。
朱雄英不知道的是其实每个受灾的州府县暗地里都有这一条不成文的规则,若仓粮不够优先的就是年轻人,年龄越大,那没有办法只能抛弃!
朱雄英对着一便装侍卫道。
“去打听一下,峄县知县是谁!”
侍卫点头应道,随即向着人群走去。
朱雄英看着城门口拥挤的人群,心中感觉这一行充满了不确定性。
待了一会侍卫跑过来。
“殿下,峄县知县叫徐彦和!“
徐彦和乃是洪武十八年科举三甲进士出身,为正八品官职,在峄县已经做了两年的知县。
朱雄英点了点头。
“走,去县城里看一看!”
朱雄英被众人拥簇着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挤了进去。
城里,集市上冷冷清清,除了粮铺,商铺门可罗雀。街头巷尾弥漫着一股紧张和焦虑的气氛。
一些乞丐在街头游荡,伸出干瘪的手,向过往行人乞讨。
不少居住在县城的百姓围成一群窃窃私语着。
朱雄英假装路过,站在旁边聆听着。
“俺听说刘记粮行今天又涨了四十文!”
“俺滴娘来!那得一百六十文一斗了!”
“唉!咱百姓活不下去了啊!”
朱雄英忍不住插嘴道。
“几位老丈,咱不是听说峄县的预备粮仓已经开仓放粮了吗?怎么还能涨这么多?”
一名老者瞅了瞅朱雄英。
“看你穿着你就没吃过苦!俺这周边县城这么多人都挤到峄县来了,哪能够啊!”
“是啊!要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向铜山那边去的”。
朱雄英疑惑到,按理说储备仓粮这一时应该够了啊,这才几日怎么能用的这么快!
朱雄英赶紧安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