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自有大儒为我辨经(1 / 2)从大燕战纪活到九十九首页

李彻?他回来了?竟还有疑问?

此言一出,原本还在喝彩的学子们顿时坐不住了。

“李兄,你回来了啊?”一人试探地问道。

“李兄,平日里也就罢了,今日刘夫子在此,还望你谨言慎行啊,李兄!”另一人好心提醒道。

“李兄,我吴某向来敬佩你的君子之风,此刻还请冷静啊!”又有人出言相劝。

甚至有人不分青红皂白便高声赞叹:“李兄,必有高见!”

李彻耳中充斥着各方的声音,心中却暗暗腹诽:‘原来的李彻啊,你可真是“坏事做尽”!还有,我什么都没说呢,你高见个锤子!’

刘夫子也是奇怪的看着当前这个场景,目光在众学子间游移,最终定格在站立的李彻身上。作为今日讲学的主讲,他自然不能拒绝任何人的疑问,这是学者的基本风范。

他打量着李彻,虽年纪轻轻,却已显露出不凡的气质,风度翩翩。毕竟李彻的卖相还是没得说的。

有人低声提醒刘夫子:“夫子,这位李兄乃是南望府尊大人之子。”

刘夫子闻言,向李彻拱手道:“原来是李府尊的公子,老夫失敬了。”

李彻也只得无奈拱手回礼,心中暗叹古人礼节之繁琐。

刘夫子接着询问:“李君,不知你有何疑问呢?”

李彻也不客气,直言问道:“近日晚辈研读孟寿孟夫子所著《乾史》,书中提及,乾太祖皇帝背弃旧主,借旧主孤儿寡母之弱势而夺取天下。方才夫子所云‘君主以德为本,治国者必先治己’,那么,敢问乾国太祖有德否?”

刘陶明白了,这位府尊公子就是来找茬的。他也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从刘陶的视角来看,李彻及其所代表的阶层,对于他们这些科举出身的人难免心存芥蒂。

刘陶沉吟片刻:“君主之德,固然是立国之本,然而君主之德与常人之德大有不同。自大夏失鹿以来,大夏故土,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我乾太祖皇帝之旧主周氏,本是一代英豪,有望一统大夏江山,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仅留下孤儿寡母难以稳住局势。幸而太祖皇帝应运而生,力挽狂澜于既倒,扶之大厦于将倾。

适时太祖皇帝犹如巍峨之山岳,立于世间,威望之盛,如日中天,上下之人,无不敬仰。众望所归,如众星拱月,心悦诚服,实乃世之楷模,故而世人竞相拥戴。后太祖皇帝承继周氏之遗志,荡平四方群雄,一统天下。彼以神武之姿,挥师出征,所向披靡,群雄束手。终荡涤乱世,奠定太平之基,

与万民共享安宁。自此,大乾百年昌盛,皆太祖之赐也。太祖皇帝之伟业,非止于战功。彼心怀天下,以仁治国,与民休息,恢复生产,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此乃太祖之大德也”

刘陶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太祖皇帝的敬仰之情。

-----------------

“厉害啊,不得不说,刘夫子这口才真是一绝,回答得滴水不漏,有理有据又不失风度。可惜啊,对于欺负孤儿寡母这事儿,那是只字不提。”许建德摇头晃脑地评论着,一副看戏的模样。

萧衍轻笑一声,接口道:“这刘老头说些什么,我倒不怎么在意。我更想知道的是,咱们李兄心里到底是怎么盘算的。”

管叔至则是一脸正色地说道:“不管李兄有何打算,许兄和萧兄,咱们可得多帮衬才是。”

许建德一拍胸脯,豪气干云地说道:“管兄你放心,李兄既然有此雅兴,我等怎能不鼎力相助?我武德斋的兄弟们随时待命,陈光那小子都已经跃跃欲试了。”说罢,他哈哈一笑,显得颇为自信。

管叔至无奈地摇了摇头,“许兄,这时候你就别开玩笑了。”